数智化应用为“华龙一号”装上“智慧引擎”

发布时间:2025-08-13    来源: 中国广核集团

当前,数字经济浪潮席卷全球,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代表的数智技术正深刻重塑各行各业。在能源领域,核电作为清洁低碳的重要力量,其安全高效运行与数智化技术的融合日益紧密。“华龙一号” 作为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的标杆,正以一系列酷炫的数智化应用,为核电安全稳定运行装上“智慧引擎”。

中广核始终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在“华龙一号”的建设与运营中,将数智化技术深度融入全流程,从工地建设到设备运维,从数据管理到智能巡检,一系列“黑科技”的落地不仅提升了效率,更筑牢了安全防线。

数智场景:让施工流程 “智” 变

当3D打印、智能焊接等 “黑科技” 走进核电基地,传统施工模式中的痛点正在被逐个击破——“华龙一号” 用数智化刷新建设效率与精度。

微信图片_2025-08-13_092138_540.jpg

三澳核电项目目前应用了3D打印技术为三澳核电项目2号核岛1700余件精密仪表“量身定制”防护件,单件安装耗时由30分钟降至1分钟,防护精度提升10倍,尺寸误差控制在3mm以内,有效保障安装效率与设备完好率,减少人为误差,提高施工规范化与精细化管理水平,助力提质降本增效。

微信图片_2025-08-13_092141_783.jpg

太平岭核电项目引入的EC协同三维配筋技术,让钢筋变身“数字乐高”。工程师将核岛钢筋结构转化为三维数字模型,每根钢筋都有专属“数字身份证”,扫码即可查看定位与连接要求,实现从设计到施工“一个模型管全程”,推动核电建造向“无图纸化” 迈进。

微信图片_2025-08-13_092144_431.jpg

在陆丰核电“华龙一号”施工现场,“核岛液压平桥”的应用改变了传统施工模式。不同于以往依赖人工攀爬的梯笼,他采用“电梯式”操作方式,操作人员只需在控制面板选择目标楼层,液压驱动装置即可自动将通道平稳升降至指定作业高度,整个过程仅需30秒,较传统梯笼的人工攀爬方式效率明显提升。

1755048306443794.jpg

在三澳核电项目,智能激光跟踪MAG自动焊技术覆盖钢衬里底板、筒体到穹顶车间预制和现场安装的全流程系列化、多工况场景的全面应用,形成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钢衬里建造高效智能焊接先进技术体系,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三澳核电一期项目累计焊缝长度约3763m,共拍片2930张,一次合格率为97.2%,焊接质量稳定。

智能运维:机器“天团”守护安全防线

当机器人走进核电站,巡检与维护变得更精准、更高效。“华龙一号” 的智能巡检“天团”正成为安全运行的坚实后盾。

1755048332122455.jpg

阳江核电500kV开关站的智能监测系统整合了室内外巡检机器人、设备状态识别、红外热成像测温等AI算法分析,实现了“人退居幕后,机器走向前台”的转变。该系统的应用,智能化设备替代了人员进入高电压、强电磁场区域巡检会遇到的安全风险,巡检工期缩短60%,提前进行涉网重要设备智能监测及异常预警。

1755048358549537.jpg

▲轮式机器人

1755048372915608.jpg

▲四足机器人

三澳核电项目的轮式机器人与四足机器人组成“黄金搭档”,轮式机器人在电气继保室和 220kV开关站高效巡检,四足机器人则凭借卓越地形适应性穿梭于复杂环境,依托5G专网融合视觉、温度、气体等多维数据,实时掌控设备状态。

1755048443981181.png

在设备检测领域,核电厂射线底片智能管理系统堪称“火眼金睛”。三澳核电的该系统整合云平台、AI智能评定等四大模块,19000余张射线底片实时上传,通过AI对超标缺陷的智查检,让射线检验从“人工审阅”迈入“数字秒批”时代。

数智管理:让效率 “倍速提升”

数智化的核心在于数据贯通,“华龙一号” 通过搭建智能平台,让管理流程更顺畅、决策更精准。

1755048469195638.png

一站式票证服务中心已在三澳核电项目正式上线运行,该中心整合安全防护、维修领域、行政后勤等各领域审批类票证,实现首批 37 张生产票证电子化,解决了传统票证分散、移动办公不便、纸质化及新增票证上线难等痛点,逐步实现无纸化办公。

1755048490979207.jpg

防城港核电自主开发的“华龙一号”电子报警卡转化管理系统,聚焦数字化管理升级,以智能技术重塑报警卡转换流程,自主攻克逻辑图精准提取、高分辨率图像处理、多页连续处理及链接校验等技术难关,创新性融入多重冗余检测机制,让报警卡转换更智能、更可靠,转换成功率跃升至98%以上 。目前,系统已成功投用,并顺利完成首批报警卡转换,后续将常态化支撑机组报警卡月度更新维护,以数字化智能手段赋能运维效率提升 。

从数字平台的数据流转,到机器人巡检的灵活穿梭,再到智能焊接的火花四溅“华龙一号” 的数智化应用不断在迭代。这些硬核科技的落地,让“严慎细实” 的工作作风有了更精准的载体,推动我国自主核电技术在数智时代稳步前行。未来,“华龙一号”将解锁更多数智场景,以科技守护清洁能源安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南礼士路21号六层

电话:010-56971705 ; 010-56971702

传真:010-56971700

邮箱:cnea@org-cnea.cn   京ICP备16008721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073号

网站技术支持:中科服